高永良:提高医药审批人员素质,加快审批流程
政务
政务 > 合作 > 正文

高永良:提高医药审批人员素质,加快审批流程

12月14日,在“凤凰网政能亮—加入ICH后,中国新药创制的政策红利与企业需求”论坛上,“华素片之父”、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专家高永良与其他嘉宾们进行了圆桌对话,以下为高永良发言摘录精编:

肿瘤国内最新的一个病例大概21万,大家知道我做华素片五块钱一个病例,现在做一个华素片要五千块钱一个病例,所以说临床非常重要。现在国内的政策是宽进严出,临床没效连报也别报了,临床这个是一个药的大考,这个安全、有效、可控。

二类药相当于短平快的药,没有这个剂型,我创造了这个剂型,有质的飞跃,非常受市场的欢迎,华素片是非常典型的成功品种。1995年单品种上市,制剂对我们国家医药工作的发展是重要的关键,如果制剂上不去,在世界上没有任何的立脚之力。

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药,就是布洛芬的儿科用药,我把这个药提高了500多倍,但我是0.4毫升,这个剂量如果上市之后我认为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提高了500多倍。0.4毫升是几滴,我觉得有临床的优势,小孩从3个月到3岁都是儿科用药。

关于专利申请方面,是困扰我的一大难题,因为申请专利至少要50万,我的公司不大,面临着资金上的压力。我现在让专利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药我都放弃了,申请PGP还可以。

华素片全国只有一家药厂,卖给我原料药,我申报都两年了不卖给我,逼着我自己合成,所以这个药的研发周期相对长一点这是一个例子,你要用的药用原料药控制你,想发展也是这种政策也制约了我们进行研发。如果小公司买个原料药很难的,大包装50公斤,我只用一公斤,这怎么办?现在的国家环保要求很严,原料药没有定价了,比如说清水仙碱五块钱一公斤,现在五十万一公斤,你买就买不买就拉倒,所以说又给我们的科研单位增加了很多成本。在没批准生产之前,这个原料药两年就过期了,必须买大量的药。

“华素片之父”、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专家高永良在圆桌论坛上发言

我们国家制定政策的时候,喊的口号很高,但是到实际问题上却遭遇不少掣肘。我的一个药,至少比美国上市提前15年,我的设计处方十分钟以后加到90%,这是一个急救药,美国四十年代已经上药典了,这不是天方夜谭,政策审批流程过长。药审中心有这个权力,因为是管控所有的药,是制度的问题。又例如,吗啡管好了是治病,管控不好是吸毒。我们国家的麻醉药管控是最好的,但它又是精神类药物,关键时刻会救命,美国批下来的专利和配方一看,跟我的设计差很多。

政府部门说是终身负责制,实际上是不负责制,因为你不批,我也不批。从专家角度,从政府部门,要提高对创新的认识,并给予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另外一个例子,老年性痴呆问题,我的药使在线记忆好一点。我们的评审专家认为,有一天吃三片的,为什么还要做成半年打一次的?我说好处是省钱了,比方说我们现在有了手榴弹,为什么还要造导弹?我们正常人还忘记了吃药,他一个老年痴呆怎么能记住每天吃药。

怎么提高审批人员的素质?一个是德,一个是才,德是这个人品质要好,我们的任何企业申报了要毫无保留的把配方告诉你了,你能不能保住企业的核心秘密?第二个是业务素质,我建议不管是研究生、博士生毕业,你要有八年的科研经验,才能对申报出来的各种药说出一二三,看懂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否则没有这个经历,就难免出问题。为什么大学毕业要当五年的助教,没有一万个小时的培养,不亲自动手干事是没有这个经验的。

现在我们的这个队伍人数上去了,但是素质还差得很远,往往在公司里面做了一段时间,硕士甚至博士,进审查局,尤其在质量标准上,是千篇一律的拷贝,这是非常误人的,下面让人无从下手。有的药物可以,有的药物没必要追寻祖宗八代的根源,非要弄出来合成对比,我觉得有点过分,所以西药审批的制度也要改。谈到创新上,尤其是制剂的创新,你有点创新他就会想会不会担责任?你这个创新说得很好,临床需要创新,但是实际上做起来却是两码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