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5月12日,到2018年5月12日。在时间的河流上,灾难如何成为记忆,又如何被人铭记?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选择了当年大地震的10个截面作为观察对象,看看10年时间,一个社会的治理呈现什么样的成长和变化,岁月镌刻下什么样的印痕。
01

放下悲怆,回归庸常生活

作者 胡印斌

回望川西北,忽忽焉,已是10载沧桑。

2008年5月12日,一个黑色星期一。14时28分04秒,“5•12”汶川特大地震爆发,数万生命被吞噬。创痛之巨,举国震惊。而今,那个暗黑时刻已过去整整10年,渡尽劫波的汶川、北川、都江堰……你们还好吗?

我们所有努力,最终指向仍在于回归庸常生活,生活着就是美好的。

2018年4月29日,四川阿坝。汶川地震10周年到来之际,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

当年11岁的地震孤女杨雅舒,如今已亭亭玉立。这个爱笑的姑娘,已渐渐忘记黑暗、无助和绝望,开启新的生活。地震后的几年,她成立了一个互联网公益平台,帮助更多失助者。她说:“人,活着就是最好的,钱并不重要,活着才好,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九年前,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凤凰网发起了“放飞512个心愿”活动,前往地震灾区,聆听了512个灾区人的心愿,并成立专门小组帮助他们实现心愿。活动的初心是:去看看灾区的人们在回归平常生活之后,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回来告诉大家。初衷很简单:我们相信最笨拙的方式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四川地震这场大灾难面前,不可以取巧,不应该取巧。

是的,地震正在远去,生活仍在继续。

那狰狞、凌厉的大自然怪兽,冲撞、撕扯着国人的心灵与情感,同时,惨烈的灾难也激发出民众修复生活的强大本能。擦干眼泪,走出废墟的四川人,就像燕儿衔泥一般,一点一点筑巢,一天一天补巢。筑容身之巢,也补心灵之巢,既安身,也立命。浴火的凤凰,涅槃重生了···【查看全文】

02

告别“多龙治灾”,应急管理成常态

作者 于平

十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山崩地裂,同胞罹难,举国同悲。灾难面前,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和能力如何,是衡量整个救援工作成败的关键。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也是为了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意义所在。

今天回望汶川抗震救灾的过程,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相关应急举措可圈可点。当时的一系列救灾行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挽救了更多公民生命,人心得以安定,灾区的社会秩序得以快速恢复。

一个国家的应急管理能力应当与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平衡,汶川地震虽已过去十年,但各类公共安全风险并不会远去。

2008年5月13日上午,海军赴四川地震灾区首支医疗队乘海军运输机紧急赶赴四川灾区。

汶川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15时40分紧急启动国家应急救灾二级响应,并于22时15分将响应等级提升为一级响应。此后,全国各地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队纷纷赶赴灾区。可以说,这样的反应速度前所未有。

在灾后的生死大营救中,不仅有各级行政部门,还有军队、民间救援队,国外救援队伍。尤其是民间救援力量,在这次地震中的诸多出色表现,让灾区同胞在身心上感到宽慰。这些民间救援力量的反应速度不亚于行政部门,地震刚发生,一支由24名农民工组成的救援队,就带着1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于5月14日晚到达救援现场。这些民间救援队伍往往能深入到官方救援没有抵达的地方,关注到灾民被忽视的需求,成为官方救援的重要补充。

在汶川地震救援期间,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进步,每天向外界公布地震救援信息。媒体对地震救援进行了24小时滚动报道,电视直播画面上,灾区的残垣断壁,抢救现场的惊心动魄,种种真实的场景都一一向公众呈现。信息透明之下,没有引发恐慌。恰恰相反,灾区信息的充分传递,使得大家对于灾民的遭遇感同身受,激荡起举国上下高涨的同胞之情、爱国之心。

快速反应、多方参与、信息透明,在汶川地震中,中国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获得国内外普遍肯定和赞扬,相较于2003年“SARS”事件时的表现,的确改进了很多很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应对突发事件管理的机制体制足够成熟,事实上,汶川地震应急也暴露了一些不尽完美之处···【查看全文】

03

别让灾难中的人们身处“信息孤岛”

作者 王敬波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十周年,我们沉痛哀悼,并缅怀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我们并非完全无力。通过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尤其是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公开机制,可以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害,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进一步引发社会恐慌等次生危机的发生。

在汶川地震中,政府采取了良好的应急信息公开措施。从时间上来看,政府的应急信息发布及时,将灾情在第一时间内对外公布,掌握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有效遏制了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从公开的内容来看,政府力求做到全面、透明——每日对地震中的伤亡、失踪人数进行更新报道,并每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接受中外记者提问,进行现场直播。再次,从公开的途径来看,政府与媒体进行了良好合作,采用电视台、广播、报纸、网站等多种渠道对灾情和救灾情况进行及时报道。

只有建立长效的应急信息公开机制,才能让人们在突发灾难面前,不被困在更为可怕的“信息孤岛”之中。

2008年5月22日,四川绵阳市九州体育馆,来自北川县的地震灾民正在寻亲墙前寻找失散亲人的信息。

汶川地震后,我国进一步加强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其中,2015年,国务院针对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专门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相互衔接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对相关信息的制作、发布、传播及保障进行统一规定。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公开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应急信息公开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危机信息监测能力不足,预警信息发布不充分、不及时。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另一方面,对于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淡薄,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预警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对于常见性突发事件,要建立常态化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事件发生的前兆,或者在事件发生的初始状态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在快速、准确地进行分析判断后,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其次,没有充分重视和发挥社会公众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反馈作用。长期以来,政府与社会公众处于管制与被管制的二元对立状态,这种状态要实现社会的良好、有效治理的前提是政府有充足的能力实现其全能型定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需求的扩大,社会风险的增加等因素,使得现代社会的治理不再仅满足于政府的单一治理,而是多元共治的结果···【查看全文】

04

善心井喷,慈善公信力行稳致远

作者 姚遥

汶川地震之后,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全民慈善”现象。在汶川地震之后,全国募集了652亿捐款,其中不少来自公民个人的捐赠。在此之前,1996年至2007年,全国接收的救灾捐赠款物总和累计共557亿元,捐款累计420亿元。这一次善心井喷,创造了全新的历史,也将不成熟的慈善行业推至时代的前台。

平心而论,我国无论政府还是大型公司的系统化数据管理也是近年来才有了质的变化,对于组织能力相对薄弱的慈善系统来说,当一年的数据工作量超过前十年总和的时候,对应对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这十年,中国本土慈善行业蹒跚学步,在成长和挫折中,建设并提升了自身的公信力。

2008年5月14日,南京市出租司机驾驶员奉献爱心,踊跃捐款给四川汶川地震灾区。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有组织大众募资历史很短,慈善组织还不习惯,当资金来源属于大众的时候,他们天然的有权力知道后续的结果,资金是否合规有效地使用。资金使用没有被公开完整发布,大众的困惑没有得到彻底理清,杂音信息会持续放大大众的质疑。

司法的系统介入,严肃有效但成本高,对于规模不够的犯罪还无法介入。对于慈善组织来说,更加依赖于完善的制度建设,提前预防问题的出现。即便遭遇网络质疑,如果及时拿出招标流程及对应原始记录,拿出内部管理制度,能一定程度缓解舆论的压力。

近几年慈善危机的一路走来,也是慈善组织的一路成长。从慈善危机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到慈善危机能迅速被平息,给社会一个诚恳的交代,也是慈善行业整体内功修炼提升的结果。

对社会大众来说,他们关注弱势群体究竟有没有被尽心关照,他们的善心有没有被善待。 对于慈善组织来说,近年来陆续做到了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善,捐赠信息的公开,项目信息和财务数据的公开,招投标管理以及大额资金的管理。成长的背后,有政府法规的要求,慈善组织与行政脱钩的政策,有行业自律的发展,也有自发的成长需要···【查看全文】

05

灾难报道,在专业主义轨道上进化

作者 熊志

汶川地震之后,媒体对灾难报道的自我反思,也在逐渐展开。

2009年,来自《南方都市报》的媒体人南香红推出《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以全景式的视角,还原了围绕地震的新闻生产,试图寻找中国灾难报道中的媒体方位。

没有什么比灾难更能考验媒体的专业精神。

2010年3月4日,全国人大四川代表团举行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吸引了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前来采访报道。

2013年,首届中国灾难报道研讨会在四川举办,汇聚了多位传媒业界知名学者、媒体人以及亲历灾难报道的记者,对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专业素养,进行了全面的爬梳。这也是国内首次针对灾难报道记者举行大规模的专业培训。

其中,十年前许多灾难报道不够规范的现象,也被媒体人重新提出并反思。比如,当时很多记者大量进入震中报道,出现了不少记者影响救援的案例;有些媒体在报道过程中过于煽情,导致在专业判断上产生迷失;一些媒体过多将救援、而不是灾情作为报道重点,致使立足于灾情和真相的报道失焦。

十年之间,围绕灾难报道的一些共识,正在形成。比如“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报道原则已经过时。围绕公众的知情权,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披露机制,将聚焦点从领导转移到灾民身上,成为有共识性的报道逻辑;尊重受灾者,避免二次伤害,成为了基本的报道伦理。同时,灾难报道走向专业化,在信息披露之外,不定期的回访,以及参与长战线的心理重建,成为不少媒体的常规操作……

在媒体人的自我反思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成为推动灾难报道进化的另一力量。社交媒体的崛起将发言权下沉到普通民众,信息流动的速度加快,灾难报道的外延被拓宽,能够更加深入···【查看全文】

06

最佳的危机管理是预防危机的发生

作者 赵阿兴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然过去了十年了。

地震灾害的起因是由于地震现象造成的房倒屋塌、设备损坏,生命线工程失效,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汶川地震的警示之一,是要学会编织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众安全预防和防御网。

2009年5月11日下午2时28分,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在四川大邑县安仁镇正式开馆,游客可免费参观。

因此,从预防地震灾害的角度而言,造结实的房子及其建(构)筑物,比什么都重要。

调查报告与研究成果显示,在灾害过程中受损的社会财富中,绝大部分损失是可以避免的,或者通过灾害发生前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做到防灾减损。不论是从国家治理的社会学角度还是从投入产出的经济学角度而言,防灾防损是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责任感,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因此,有必要认清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主动而为,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对于灾害风险的防灾减损主要有三个环节:首先是风险识别和评估,其次是在此基础上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最后是风险分散和转移。要想科学地实现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置,从根本上落实防灾减损的社会效果,不仅仅需要从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上奠定基础,在科学认知和经费投入上予以保障,而且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多方共同参与灾害防御体制机制的建设,以及促进全社会防灾防损意识的提升。

受制于“九龙治水”的局面,我国在很长一定时间内,重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忽视风险控制和损失降低;注重损失补偿,忽视防灾防损;注重“存量”风险的处理,忽视风险“减量”工作;注重灾害过后的社会“可恢复性”问题,忽视社会的风险暴露和灾害“易损性”问题。实际上,灾中的抢险救灾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并不能显著改善社会面对灾害的脆弱性,风险分散和转移也并不能真正降低风险,从根本上也并未真正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总体经济的损失···【查看全文】

07

用抗震标准打磨“安全方舟”

作者 张田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动山摇。据《科学时报》报道,汶川地震致使当地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损失占20.4%,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损失占27.4%,共计占全部损失的将近一半。全部倒塌损毁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分别为1887.9万平方米和10709.6万平方米。在全部倒塌的房屋中,城市住房占20%,农村住房占80%。

不难理解的是,只有房屋杠杠的,才能让人们活得好好的。2003年12月26日,里氏6.6级地震降临伊朗古城巴姆,造成约5万人死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于2003年12月22日发生了里氏6.3级地震,但死亡人数仅有2人。伊朗的地震造成众多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房屋建筑结构不抗震。

提高房屋的抗震性,取决于是否有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和市场合理的价格体系。更重要的是,所有设计建造者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有更大的责任心。

2018年4月5日,四川绵阳,位于曲山镇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建成了“世界首座以整体保存地震灾难原貌,集见证、展示、纪念、警示、科普、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地震遗址博物馆”。

唐山大地震后,中国着手制定抗震房屋的标准,1978年公布了TJ 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89年公布了GBJ 11-19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作为中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汶川地震后的调查发现,凡是按照抗震规范进行正规设计、施工质量有保障的房屋,也即按1989版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的建筑,在高烈度地区大部分只是开裂而不倒塌,在低烈度地区受损程度大都较轻。而且,20世纪90年代初建造的希望小学是按“89规范”来做的,倒塌情况并不严重。那些不按规范或更早年代建设的学校毁坏严重。

汶川地震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出台了新的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这个规范里,四川的康定、西昌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0.40g;茂县、汶川、宝兴等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在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防。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所属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

地震级别与地震烈度的关系是,5级左右的地震,震中区附近烈度可达6-7度;6级左右的地震,震中区烈度可达7-8度;7级左右的地震,震中烈度会达到8-9度,甚至更高;8级地震的震中区烈度可达10-11度的烈度。也就是说,抗震设防烈度越高,抗震能力越强···【查看全文】

08

慈善力量不是“透支”而是全面激发

作者 王振耀

一个民族从自身灾难中的学习能力,往往成为判断其发达程度与否的重要标志。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激活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2008年,也因之被称为“中国公益元年”。

十年前,汶川地震震惊世界。人们至今不能忘怀的是,全国人民都是自愿募款捐物。截至2008年底,“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所收到的抗震救灾各类捐赠总价值已超过937亿元。百万志愿者在灾区与政府密切配合,形成了严密、多维度的救灾网络;而一省对一县的救灾与恢复重建体制,更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救灾机制。

2008年以来,中国社会所迸发的巨大爱心,仍然如春潮澎湃,汇集为慈善洪流,展现出社会关爱的力量。

2009年5月10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发起的“壹家人,壹起走”5•10大型户外活动当日在映秀举行。

汶川救灾紧急救援阶段过后,不少慈善界的同仁曾经担忧:汶川救灾的2008年,全国捐赠超过652亿元,慈善热情是不是“透支”了呢?以后还有款物可以捐赠吗?现在,回顾汶川救灾之后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十年历程,我们发现,中国社会经受住了考验,中国慈善事业在2008年不是“透支”而是被全面激发。

第一,在捐赠量上,最近几年,年社会捐赠总额超过千亿。2009年,全国的捐赠总额超过600亿元,2010年由于青海玉树发生地震,是年捐赠额又一次超过千亿元。这以后,每年的社会捐赠总额都不再低于800亿元,而在最近几年即使没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捐赠款物仍然超过千亿元。有的慈善家,已经开始一个人捐赠百亿元来参与慈善。2008年以来,中国社会所迸发的巨大爱心,仍然如春潮澎湃,汇集为慈善洪流,展现出社会关爱的力量。

第二,判断慈善事业的发展,还要看社会组织的发展。打开《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可以看到:2008年,中国共有413660家社会组织,其中社会团体229681家,基金会1597家,民办非企业182382家。而据中国社会组织网的统计,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组织达到808479家,其中社会团体376236家,基金会639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25850家。

也就是说,社会组织的数量整体上几乎增长了一倍,基金会则增长了4倍。社会组织的这种发展态势,有力地表明中国慈善事业正在成为社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壹基金为代表的民间公益组织,在救灾过程中与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密切配合,成为重要的社会救助力量···【查看全文】

09

用法律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作者 杨立新

转眼间,汶川地震已过去十年了。回顾十年前发生的那次大地震中的各种教训,最为惨痛的,就是建筑工程质量及质量监督失察留下的教训。

震级反映的是地震的严重程度,而烈度反映的是地震损害的程度,烈度的计算除了跟震中距离相关,与建筑物的质量好坏也密不可分。震区的绝大部分建筑的损害,是裂了、斜了或者一部分墙体倒了,在这样的地震破坏中,人是完全可以跑出去的,而不至于压死在里面。但是那些完全坍塌的建筑物,造成的伤亡惨重,基本上是因为建筑物质量的原因。

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不受侵害,是所有不动产建造者必须坚守的信条,必须用自己的信誉把好建筑物的质量关,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008年5月12日,四川西南部发生7.9级特大地震。这10年里,灾区逐步得到重建,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因此,保护人民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加强建筑物的质量监督,不准许有任何建筑物的质量不符合抗震、防震的要求。只要建筑物在建设中、管理中出现问题,必须进行整改,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样的要求,符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保护人民的人格权的要求,是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加强建筑物的质量监督,是政府的职责,是质量监督部门的职责。这样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总有不法经营者,逃避监督,以次代好,蒙混过关,但是留给人民的却是生命丧失、健康受损。

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不受侵害,是所有不动产建造者必须坚守的信条,必须用自己的信誉把好建筑物的质量关,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但是,仅有这样的要求还不够,政府职能部门还必须依法履行质量监督职责,纠正违法行为,才能够真正保障人民的安全。

正是由于汶川地震中建筑物质量监督失察引发的后果十分严重,在制定《侵权责任法》的时候,专门制定了第86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因其他责任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他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查看全文】

10

重新审视范跑跑:评判他人的尺度

作者 西坡

几乎不敢相信,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在这十年里,“5•12”汶川特大地震在国人心中成为一个醒目的标记。

2008年注定要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南方大雪、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这些大事集中发生在同一年是一系列偶然,但这些偶然发生之后,便汇成一个坚实的精神实体,供人铭记与阐释。

追捧舍己为人的英雄、抨击只顾自身安危的懦夫,这是每个社会都会出现的人之常情。问题在于,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怎样的待遇?

2009年8月15日,北京798双年展,“范跑跑”现场表演“授课”行为艺术。表演结束,“范跑跑”接受媒体采访。

十年可以改变什么?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低估未来十年的变革。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科技领域,也适用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

如果说2008年的中国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而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从2008年至今上演的则是“翻天覆地2.0”。高铁、高速公路、高楼大厦等硬件方面,不需要检索就知道会是惊人的数字。我们可以只从一个维度观测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互联网。

2008年还是博客时代,2009年新浪微博问世,2011年微信诞生。2008年中国人口中的大多数还不知道网络长什么样,而今村村通的不仅有公路还有了无线网络、微信以及移动支付。我们不仅应该知道变革的外部规模,更应该知道人心深处发生了什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