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态涵养区年增1亿教育经费 本市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实施意见发布 包括16项政策措施
北京市昨天发布《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北京的“大氧吧”和“后花园”将注入一剂“强心针”。这剂“强心针”包括16项政策措施,分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结对协作机制、加强干部人才保障、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五个方面,全都是实用管用的招儿。引人瞩目的是,《意见》明确,在现行市对区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基础上,每年再新增安排生态涵养区每个区1亿元的教育经费。
密云水库所在的密云区,未来将建设为“展现北京美丽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典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图为密云水库航拍图。
市级财政资金继续加大投入
“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为此,市级财政资金、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等政府资金继续加大投入。并通过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北京市发改委副巡视员王颖捷说。
《意见》明确,本市将加大对生态涵养区的市级投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生态涵养区建设项目的范围和比例,促进区域发展条件改善。加大对生态涵养区乡村旅游发展涉及的瓶颈道路、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市级资金给予100%支持。房山区、昌平区山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项目纳入生态涵养区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政策范围,园林绿化和乡镇道路建设市级资金支持比例提高到100%,污水处理骨干管网、供水设施、教育医疗设施建设市级资金支持比例提高到90%。
每个涵养区有1所三级医院
生态涵养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力度将加大。结合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实现每个生态涵养区有高等学校;通过新建、改扩建或支持现有医疗机构提升能力水平,实现每个生态涵养区有1所三级医院。同时,将加快推进市郊铁路网、浅山区公路环线规划建设。
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韩杰介绍,本市将研究调整和完善现行各项补助政策,进一步提高对生态涵养区的补助标准,更大程度倾斜财力,提升生态涵养区公共服务领域保障水平。教育方面,在现行市对区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基础上,每年再新增安排生态涵养区每个区1亿元;对生态涵养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生均日常定额部分)补助比例由现在的25%提高到100%。“在公共文化、基本公共卫生和养老服务等方面,也将研究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
此外,拟安排生态涵养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奖补资金,对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高的区优先给予补助。
生态涵养区不考核GDP
“推动考评重点从经济增长等总量性经济指标向绿色发展质量和生态建设质量等高质量发展指标转变。”《意见》如此明确。
相对于以前的功能分区,生态涵养区去掉了“发展”二字。王颖捷说,去掉“发展”二字,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生态涵养区不考核GDP,不是不要GDP,而是要绿色GDP,要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意见》指出,本市将建立生态涵养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包括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减量发展、就业增收、城市服务、创新开放等领域的考评指标,加强对森林覆盖率、主要污染物减排、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用水总量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率等生态环保类指标的考评,并相应加大权重设置。
考评结果将作为生态涵养区党政领导干部奖惩任免、市级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分配、市级重大活动和重大项目落地选择的重要依据。
■解读
让看山人保水员不吃亏
北京市发改委副巡视员王颖捷解读说,“不吃亏、能受益”是《意见》的重要关键词,意思是“不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吃亏”,保障好生态涵养区的基本权益和发展权益。这个“不吃亏”,包括不让人民群众、干部人才、企业、区政府吃亏、“受委屈”。
首先,让看山人、护林员、保水员“不吃亏、能受益”。本市已制定了很多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政策,今年又出台了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将通过动态调整机制让看山、护林、保水的人民群众实现绿岗就业增收。
其次,让符合功能定位的企业“不吃亏、能受益”。比如,对从事节能技改的企业给予每吨标准煤600元或800元的市级补助。鼓励支持从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的企业,在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
第三,加大市级转移支付力度,让生态涵养区政府做生态涵养“不吃亏、能受益”。“有一个机制创新,就是将市级生态类政策和资金统筹起来,市级资金以一般转移支付方式给各区,由区里统筹使用市级支持资金,增强区里的自主权。”王颖捷说。
第四,通过各区结对协作(比如,东城与怀柔结对,西城与门头沟结对,朝阳与密云结对,海淀与延庆结对),让生态涵养区“不吃亏、能受益”。《意见》提出建立跨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结对区通过直接给予财政资金,或通过支持引导绿色产业项目落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多种形式,对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的支持规模每年不低于1亿元,对房山区(山区)、昌平区(山区)的支持规模每年不低于0.5亿元。
第五,不让干事创业的干部人才受委屈,比如选派熟悉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的干部进入区级领导班子,选派生态涵养区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级机关挂职,完善在生态涵养区工作的交流干部交通、住宿等保障措施。
■故事
羊倌儿成了农民滑雪队长
家住生态涵养区的居民,随着家门口的面貌日新月异,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命运,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延庆区张山营镇的郎恩鸽,过去的职业是羊倌儿。“冬奥会就在家门口举办,我觉得应该干点什么。”在这个想法的鼓励下,如今的他已成延庆海坨农民滑雪队的队长。
最初的想法只不过是和朋友一起组个滑雪队,把滑雪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爱上滑雪。慢慢地,队伍有名字了——“海坨农民滑雪队”;招募了第一批队员,有司机,有打零工的,还有农民,“雪龄”都在10年以上;队员全部顺利通过滑雪教练资质考试并拿到了证书,开始去培训别人。到现在,延庆海坨农民滑雪队累计已培训5000人次左右。
“如果我还在放羊,肯定没有现在活得精彩。滑雪不再是高大上的运动,变成了我们农民也能参与的接地气儿的健身活动。”郎恩鸽说。滑雪队现在正在学习英语,新目标是冬奥会举办期间要学会更高的技术。从业余到专业、到转型就业,从山沟走向国际——这是郎恩鸽和队员们以前没有想过的人生轨迹。
记者获悉,延庆区借冬奥会契机发展冰雪旅游产业,计划在五年内培训十万人次,让当地农民未来向冰雪运动方向转移就业,成为“吃上冰雪运动饭”的人。
■蓝图
“宜居宜业宜游”
按照《意见》描绘的“宜居宜业宜游”蓝图,未来,各生态涵养区将依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培育壮大主导功能和产业。
门头沟区要挖掘整合历史村落资源,提升京西古道品牌,推动文化旅游康养和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平谷区要以筹办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为契机,推动特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怀柔区要以怀柔科学城、雁栖湖国际会都建设为契机,推动绿色创新引领的高端科技文化发展。密云区要把保水作为首要责任,协同做好怀柔科学城建设,推动特色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融合发展。延庆区要抓住筹办2019年北京世园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历史机遇,推动冰雪运动和园艺产业发展。房山区(山区)要统筹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资源,推动国际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昌平区(山区)要统筹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产业发展。
■释义
“生态涵养区”
包括哪些地方?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范围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部分,土地面积11259.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8%;2017年常住人口266.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