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加入ICH对我国制药企业的冲击
政务
政务 > 合作 > 正文

张丹:加入ICH对我国制药企业的冲击

12月14日,在“凤凰网政能亮—加入ICH后,中国新药创制的政策红利与企业需求”论坛上,方恩医药董事长兼CEO张丹作主旨演讲,以下为摘录精编:

最近几年,国内报销和销售体制改革,注册方面最大改革是加入ICH,我们有了那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和加入ICH有关。所以我把ICH的新环境,新挑战、新机会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ICH相当于一般商品加入WTO,有了ICH之后,使药品这个特殊的商品能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上市。现在ICH成员方一共有10个,中国、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加拿大、瑞士、巴西、新加坡,还有台湾地区,代表了世界上销量、用药量或者是报销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它采用的主要手段是统一《技术指南》,《技术指南》分了几大块,我们国家加入ICH第一年承诺的《技术指南》是三条,两个是生产,一个是临床实验,这叫第一级指南。2018年我们国家成了ICH管理委员会成员,承诺三级技术指南也要往前推进。

由于数据的互认,特别是临床生产数据的互认,对我们的冲击主要是,使得外国批过的产品进入中国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大家可能都有体会,无论是宫颈癌疫苗,还是最近批的八个肿瘤药物,丙肝药速度大大加快。这种趋势可能会保持下去,国家公开邀请四十八种药在中国申报NDA,目前四十八种药已经批了,还有四十种药,这个对我们的冲击是明显的,国内搞创新药,赶上国外的新药直接进来,而且国外的药在中国的定价也是比在境外的药品低很多,大家通过欧药、K药以及HCB的药可以看出来,大大压缩了国内做创新药获得回报的速度、回报的时间,甚至能不能收回成本都产生了问题。

方恩医药董事长兼CEO张丹作主旨演讲

2018年中国加入之后,我们临床设计思路要变了,现在这个临床实验设计, ICH提出一个新概念,叫做“质量源于设计”,这个本来是生产的概念,是来自于Q系列,现在拿到临床实验中来了。也就是说临床实验做的质量好坏,完全源于设计方案的好坏,所以这次ICH就先从临床设计下手,而恰恰国内做创新药最大的短板就是临床设计,这一点改变非常重要。

第二块改变,就是刚刚提出来的安全性评价,关键是第三板,现在用的是第二板,马上提升到第三板。E11是大人用药如何推向儿童用药,这个指南已经出现。E17是多国多中心用药指南,如果E17还在一个国家做,就会吃亏,这个产品进入多国的时候,还要补做桥接实验。

最大的一个变化,是E6,这是中国加入ICH的一类指南,叫GCP,也叫扩容,分了几步走,第一步是E6,95年版改到2016、2017年版,GCP第二版,主要的变化是什么呢?临床监察进行了大规模修改,由原来是派人去机构监察,逐渐过渡到中心监察和远距离监察,通过电子系统来做监察。大幅度降低派人到现场的可能性。第二个变化, GCP系统验证问题,拿电子系统去监察局做鉴定,合法性就需要定义了,包含对于申办方、对于PI有了新要求,申报方的要求非常多,一共列了四条,包含申报方的EDC怎么做验证,以及申报方的计划等正式提出来了。E6的改变非常多,所以E6还提出来分三步走,把真实事件也要报到E6去,其他创新型的临床实验设计也放到E6里面来,包含“篮子实验”、“伞型实验”等问题,以及适应性设计都放到新的E6的扩容里面去,请大家高度关注,因为这是一个基石。

最近美国有一个肿瘤药,11天就批下来了,美国今年搞了一个政策,叫做肿瘤药的NDA实时审评,这大大缩减了NDA的审批时间,估计至少省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临床实验报NDA的速度更加快了,中国在变,美国也没有闲着,日本、韩国、欧洲都在变,变的结果是创新药上市的速度,特别是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那些药批准大大加快。

中国加入ICH之后陆续做的承诺,国家都执行和遵守了,也就是中国再做新药,这是必须要接受的指南。其中还有中英文的问题,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必须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才能到美国去报。

ICH对于我们国家的影响巨大,第一个变化就是现在上临床批准的速度加快,大家已经看到国家承诺60个工作日已经实现了,60个工作日就可以开展临床实验。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就是ICH批准成功率,美国、欧盟原来成功率是85%,不过会降10%到15%左右,我不认为咱们国家批准新药的成功率会高于境外。也就意味着一边上临床速度加快了,一边ICH成功率迅速缩减,这种情况下相当于我们许多拿临床批件的实际上拿的是死亡证书,但是事先并不知道谁能成功、谁能失败?这个是需要大家严格认真考虑的事。

加入ICH的另外一个变化对于生产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了,以国内为例,190多个临床实验,但是当药做的有31个,批准下来的是6个,主要的问题是生产达不到ICH的要求,没有一家能达到,那怎么做成药呢?不做成药怎么卖呢?做了那么多实验,回报何在?这是ICH对我们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接受GMP,我们国家承诺ICH的,GMP和稳定性实验必须接受,而我们没有一个能满足这个要求的。

中国的现状是一边全力和ICH接轨,另一边审评力量有待于提高,还要招到更多有经验的人,教育中没有培养做新药的人员,还有报销不发达,政府的补贴怎么报销创新药?这都是挑战,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的现状是目前批的所有新药没有一个在ICH国家作为成药被批下来的。我们虽然有青蒿素,而且获得诺贝尔奖,但是青蒿素不是以成药进入ICH国家的,咱们以前做的他们都不认,包括砒霜治疗白血病,美国是不承认的。美国有一大堆优势,但是美国就是没有病人了,美国临床做得太多了,欧药、K药做的治疗,耗掉了所有可治的种子病人,美国给报销,批准速度也快,但就是没有病人,而在中国正好相反,中国病人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有经验的人,特别是懂得欧美临床研究的人非常缺乏,我们经常开玩笑,懂得这方面的人可能比熊猫还稀少。而且我们在报销、审评方面,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把中国的病人,通过我们高质量的运行,通过ICH数据互认,拿中国的数据到欧美去报,享受欧美良好的申报条件和报销条件,这可能是加入ICH后我们创制药企业能活下来的路径之一。

中美临床实验的成本差别有多大? 2013年的数据,美国做一个肿瘤病人86万,现在的价格是12万美元,因为美国的肿瘤病人炒得太热了,中国连他的1/4都不到。这是按照分期,一二三四期病人来算,现在估计得乘以二。所以ICH的条件下,能活下来就是新药。不能只盯着中国化市场,需要国际化的人才,希望企业上下游联合,单一的药厂跟美国拼够呛,能不能联合起来?特别是产品线的联合?还要靠政府的支持。VIC模式,VC加上知识产权加上CRO,这是老的模式,先是欧洲开发再到亚洲来,现在模式是多国多中心同时进行,或者欧洲和亚洲同时进行,临床实验现在成了我们的瓶颈,也成为了最关键的部分,因为我们的病人多,怎么转化成数据,这是我们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谢谢大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