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记者会回溯施政历程强调这三点
政务
政务 > 高层动态 > 正文

李克强记者会回溯施政历程强调这三点

政邦智库观察员 仲海平

“今年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也是我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3月11日上午,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说。

2013年3月,同样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次会见中外记者,明确提出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今年的记者会上,李克强在回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关于“本届政府收官之年”的提问时,以“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八个字回溯施政历程,重点强调了这三点。

宏观政策的实施直面市场主体的需求

李克强强调的第一点,就是“创新施政方式”,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等方式来应对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尤其是宏观政策的实施直面市场主体的需求。

回答美联社记者关于“GDP增速目标”的提问时,李克强说,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0多万亿元人民币,继续增长可以说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么大的经济体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很大的难题。

他回忆道,去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定为6%时,曾有外媒质疑目标低了。“去年完全有可能实现8%乃至于更高的增长,但是我们宏观经济政策的标杆是按照6%来确定的,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都要围绕着这个标杆进行。”李克强说,“这就使得我们降低了赤字率,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这也为今年应对新的挑战预留了政策空间。”

事实上,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来,中国始终没有“大水漫灌”超发货币。也正因为如此,近半年多来,在世界许多国家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不到1%。

“这不能不说和我们实施的合理宏观政策有关。”李克强说。

李克强表示,今年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挑战,而中国在百亿量级以上实现5.5%目标的增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看似速度放缓,实际上分量更重。”

“实现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是不容易的,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李克强说。他进一步解释道,中央政府会在降低赤字率的同时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同时还将出台配套的金融、就业等多项举措。

“我们今年采取的举措不仅是应对短期的,也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决不预支未来,是可持续的。”总理说,“中国现代化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通过改革让市场主体层出不穷、生机勃勃

李克强强调的第二点,是“坚定推进改革”,简除繁苛,维护公正,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和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放管服’改革是为市场主体改良生长的土壤,减税降费是为他们施肥浇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要推动更多的市场主体生根发芽。”他在记者会上表示,“只要我们把人民的创造力发挥出来,把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大家可以想象经济的生动局面。”

就任总理后的首次记者会上,李克强一句“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曾引发媒体热议。今年他在记者会上重提此话:“触动利益是比触动灵魂要难的。但政贵有恒。政府必须进行刀刃向内的改革,不能让政府部门围绕着自己的权力在转,而要通过改革,让市场主体层出不穷、生机勃勃。”

李克强说,这些年我们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有1000多项行政许可被下放或取消,非行政许可退出历史舞台。过去办企业拿执照要几十天的时间,多的要上百天,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平均4天,最少的地方1天。现在大约9成的政务服务是网上办、掌上办、异地办、不见面办。这些惠企利民的措施还会继续推进下去。

不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带来了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李克强表示,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已经达到1.5亿户,比10年前净增了约1亿户,主要是民营市场主体,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1亿户。

他特别强调,“放”“管”是并行的,“放”不是放责,“放”也不是放任。要不断完善监管规定和方式,使市场主体真正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和发展。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内外资企业一律平等发展、公平竞争。

与“放管服”改革齐头并进的,还有不断加码的减税降费政策。李克强介绍,今年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税并举,规模2.5万亿元。等于是给企业直接发现金、增加现金流,是及时雨。他说,减税降费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效果最直接。“施肥还得要施到根上,根壮才能枝繁叶茂。”

从全面推开“营改增”,到疫情期间多措并举助企纾困,再到今年的退税和减税并举,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拓展了更大的生存空间,而市场主体数量的井喷式增长,也推动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

李克强形象比喻道:“可谓水深鱼归、水多鱼多,这是涵养了税源,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

他强调,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一定要把这项关键性措施落到位。

针对持续受到疫情冲击的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的服务业,李克强表示,目前已出台了40多项扶持政策。对那些市场前景好的企业,金融业要给予“无缝续贷”。而且对需要阶段性减免房租、电费的,有能力的地方也应该给予支持。

“市井长巷店铺林立、热气腾腾,那就是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扶持这些特殊困难行业,不仅是让他们挺过去,也是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温度,让我们的经济能够显示更多生机。”李克强说。

保障基本民生既要用力量力,更要用心

李克强强调的第三点,是“坚持就业优先”,把握国情实际,注重保障基本民生。

“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有就业才有收入,生活有奔头,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他在记者会上表示。

李克强说,今年我们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财政货币政策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来展开。就业优先也是宏观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为实现就业目标努力。“只要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能够实现有些人说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他说。

李克强表示,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是多年来最高。对于新增需就业人员,要给他们以培训等多方面支持举措,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同时要完善相关政策,让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既解燃眉之急,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稳就业的目的,还是保民生。李克强表示,这些年,我国居民的收入和GDP增长是基本同步。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目的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当然,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如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总理列举了一组数字:尽力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不低于GDP的4%,而且主要是面向义务教育、面向农村;建立面向14亿多人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保网,今年财政补助标准人均又增加了30元,建立了大病医保的制度,总体上城乡居民看病的报销比例能够达到70%。特别是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因病返贫、因大病致贫的要予以特殊的支持帮助。

针对超过1亿人的跨省流动人口,李克强指出,要拓展“跨省通办”,今年要实行身份证电子化。当然,也要为那些不用智能手机的人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便利,还要保障公民的信息安全和隐私。

“保障基本民生既要用力量力,更要用心,要坚持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李克强说,“民生问题联系着民情、民意甚至民心,政府的职责就是要顺应民心,给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仔细梳理就会发现,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强调的三点,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相互支撑:一方面让宏观政策的实施直面市场主体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坚定推进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而通过保市场主体来稳就业、保民生。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困难和挑战依然众多。

“我和我的同事们,会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恪尽职守,用实干来践行承诺。”他说,“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国经济一定能够爬坡过坎,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应有的坚实基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