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理工学院以“1234”工作为方针,全面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1”,即围绕稳定和扩大就业这一条工作主线,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针对存在的困难找准“发力点”,打出“组合拳”。
“2”,即紧盯“两率”,狠抓就业率和留温率,以“稳增长、促留温”为宗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全力实现预期目标。
“3”,即做到“三全”,进行全员发动,举全校之力,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4”,即发扬“四千”精神,千言万语导学生,千辛万苦帮学生,千方百计留学生,千山万水推学生,抢抓就业关键期,全力促进2023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精准施策 筑“抓机制”之基
学校对就业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统筹抓总、层层落实责任,并将就业创业融入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把就业创业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贯彻省市重点工作部署要求,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
学校在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基础上,完善“以学校为主导、以二级学院、专业为主体、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两级就业工作机制,打造“大就业”工作格局。
同时,学校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进行就业动态核查,定期通报就业工作进展,分秒必争促就业。
创造条件 畅“拓岗位”之道
学校加强校地、校企人才就业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开展招聘会、双选会等活动,与地方人社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全面深化校地企合作,为毕业生延拓岗位之道。
搭建“校友+就业”平台,积极组织校友企业开展专场招聘会,让优秀校友带岗到校,推进学长学姐就业“传帮带”,争取让尽可能多的毕业生达成求职意向。
今年5月,学校举办2023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共吸引300家企业,提供岗位10000余个,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
学校继续开展“百企千岗”实习就业大行动,精心选取68家实习就业单位、1400多个实习岗位供学生们选择,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持续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供需精准对接,开拓更多实习、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
教育引导 提“育人才”之质
学校在紧贴温州产业办大学,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心,完善就业课程体系,加强校本教材建设,打造“覆盖全员、分时分段、各有侧重、贯穿四年”的本科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并作为必修课纳入学生培养方案。
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流媒体运营师等培训,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分类分层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就业教育深度融合,打造学校双创升级版。
班主任、毕业论文导师、辅导员等群体全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就业指导,实现就业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员行动。学校还与温州市人才市场、北京职慧公益创业发展中心等机构合作,推进“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开展各类就业指导活动。
聚焦学生就业方面的困惑与问题,学校分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评价、就业能力提升、就业形势与政策等系列公开课,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基础保障 务“强服务”之实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和“细致到人”的服务理念,构建了集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指导咨询“四位一体”的就业信息网,全力打造“智慧就业”线上就业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学校设立了实体化运作的创新创业学院,形成了“三创融合、四轮驱动、五链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模式,创建了“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有13000平方米的创业实践基地,形成了融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创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综合服务平台。
同时,学校发起成立“温里人”留温青年俱乐部(大学生在温工作促进会),为留温青年搭建就业咨询平台;成立“大学生留温无忧基金”,为留温毕业生提供无忧基金,奖励大学毕业生留温创业,并建立符合温州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可操作性强的创业项目资源库,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学校特别推出“中层干部结对帮扶毕业班就业留温”行动,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领衔抓落实,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为毕业生在就业、留温方面引航助力,强有力地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的信心。
来源:温州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