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殷是如何“读懂美国”的
政务
政务 > 合作 > 正文

储殷是如何“读懂美国”的

美国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国家,与此同时却也是许多人不了解乃至不屑于了解的国家。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我们对国际事务的正确认知,也阻碍了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下的个人和国家发展。

实际上,美国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真相可能会颠覆我们对它的常识性认识。储殷教授将他在国际关系学院十年讲授美国的精华梳理成书,从36面揭密了美国政治的底层逻辑。

只有跳出自身文化语境的局限,才能更好地“读懂美国”,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

储殷教授善于打破常规叙事,用化繁为简的方式提点出美国一些不为人知的面向,例如下面这些问题和见解,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思考。

Q1

编造的美国建国神话,你所不知道的“五月花”号公约。

许多人认为美国是由逃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为建立自由社会而订立契约的,但这只是建国神话。

实际上,美国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形成的国家,最初由与母国市场单线联系的殖民地、领主领地和自治领地组成。

那么为何美国土地、宗教制度与拉美如此不同?储殷教授指出,最重要的有两个理由。一个是新大陆并不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其实是建立在中央政权无法防御外敌骚扰基础上的一种应激反应,二是北美十三州一直缺乏人口,不可能复制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宗教迫害。

后来,随着交通、市场、思想的融合和战争的强化,美国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它的社会结构和发展模式都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和企业特质,它的扩张主义也由此而来。

经过内战实现国内市场整合后,美国迅速崛起,利用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垄断美洲市场,最终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胜利掌握全球霸权。

Q2

华盛顿曾为英国奋力而战,为何十几年后就“叛国”?

新大陆的民兵们与上万英军并肩作战,不怕牺牲、勇猛杀敌,有人将后来的转变归结于美国人热爱自由的天性,这就有些胜利者书写历史的味道。

在法国和印第安人还是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共同敌人时,北美殖民者一直是最忠诚的爱国者。

然而,1763年《巴黎和约》签订后,英国禁止殖民者向西扩展,这被殖民者视为背叛。英国加强控制、驻军和征税,进一步激怒了殖民者,尤其是《印花税》和《茶叶法》被视为侵犯地方权力,即便它们其实是轻税。

独立战争实质上是北美精英与英帝国中枢的权力之争,背后是追求分权以争自由,而非简单的税收问题。

更进一步,独立思想家如汉考克和潘恩将斗争矛头指向英王,成功地将冲突升华为自由与暴政的对抗,从而动员大众支持独立。

Q3

美国社会为何执着于持枪权利?因为民兵就是美国的起源。

储殷教授指出,北美殖民地初期,美国表现出强烈的扩张性,主要原因在于其尚武的民兵社会。北美民兵无情地吞噬了印第安人及周边法国、西班牙、荷兰的殖民地。尽管英军有所帮助,但因难以长期驻留,扩张主要依靠北美民兵。

这些民兵虽然战斗技艺不如职业军队,但机动灵活且富有战斗精神。殖民者不断与敌对势力对抗,面对印第安部落和其他欧洲列强,凭借火器和战术优势取得胜利。

总而言之,民兵加上新教,结合商业的动机和对土地的贪婪,让英国移民成了北美大陆上最有战斗力的武装集团,从而可以不断开疆辟土,但它也让美国社会具备了暴力的DNA。

一方面,直到今天,美国的民兵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民间武装力量,美国预备役仍是以民兵制为基础,包括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两大部分,是常备军的蓄水池;另一方面,民兵制度所要求的“壁炉旁边一杆枪”,也形成了美国无法禁绝的平民持枪传统。

Q4

美国的强大政府,竟然是由一群反政府主义者创造出来的?

储殷教授指出,美国内政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其发展过程背叛了早期的美国理想

早期的清教徒、无政府主义者和反对强大政府的美国人,如果看到今天庞大的美国政府,可能会惊讶不已。当初,这些对中央政府深感怀疑甚至厌恶的人,是因英国的威胁才被迫接受一个政府。

这种对中央政府的顾虑,促使美国建国者采取了限制权力的独特方式。这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即这群商人、律师、农场主,既没有国家权力实践的传统,也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面临着邻国威胁

Q5

美国的政党体制,为何从平衡逐渐走向对立?

美国的政党体制因政权而生,围绕政权争夺而存,这与其移民国家的背景和重视实际利益的商人文化有关。

美国政治的斗争更多是利益博弈而非意识形态之争,如建国初期的奴隶制之争、大州小州之争、工商业农业之争。美国政党制度善于采用赢家通吃和宽松的组织边界,以包容少数意见。

尽管如此,一旦利益问题上升为意识形态问题,美国社会会变得非常坚决与残酷,如南北战争。近年来,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派别的冲突愈加激烈,尤其是自民权运动之后。

大体而言,共和党的意识形态色彩较重,而民主党则关注社会福利。选举中,许多群体在利益上倾向于民主党,在意识形态上倾向于共和党,这让美国的两党制表现出一种意识形态与利益分赃的不对称均衡。

Q6

追求平权的运动,为何使“身份成为最大的政治”?

储殷教授指出,不论是黑人、女性还是其他少数群体,美国的平权运动正在向更激进的身份政治转变。

其中的原因在于,美国进入后工业时代,传统的经济基础消失,社会变得多元化和碎片化,人们只能依赖肤色、族裔、性别等不变元素进行组织和动员。

这使得跨阶层的社会运动让位于小圈子的身份政治,这样的身份政治缺乏共同经济基础,更像是感觉和偏好的政治,主要基于象征性的身份而非真实的人际网络,导致社会运动的批判声音越来越大,而建设力量越来越弱。

他指出,今天的美国左翼社会运动,越来越接近于个人主义者的简单叠加,而非集体行动。黑人与黑人之间,女性与女性之间,少数群体与少数群体之间只有共同的话语,而缺乏真实的交往与联系。

Q7

美国的警察问题如何愈演愈烈?

在20世纪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由于治安形势恶化和民权运动对犯罪行为的宽纵,美国社会开始向新保守主义回潮。

从戈德华特到尼克松、里根,他们都以打击犯罪、遏制毒品和恢复法律与秩序为竞选口号,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民主党政府如约翰逊和克林顿也顺应民意,通过严刑峻法打击犯罪。

在这种政治潮流下,美国警察制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警察专业化和暴力化日益明显,警民关系变得淡漠,对犯罪和毒品的宣战导致警察体制内形成结构性的种族主义,黑人面临更高的被捕概率和更长的刑期,监禁率大幅上升。

在近20年中,美国社会开始对警察体制内的系统性种族歧视进行反思,美国警察机构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增加警察中的少数族裔数量,但是这种措施收效相当有限。

这一方面是因为,当黑人警察上街巡逻的时候,他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和执法经验仍然会让他以黑人为主要犯罪嫌疑人,黑人在对待黑人嫌疑人方面,可能比白人警察更狠。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警察群体的“蓝色文化”根深蒂固。这种文化充斥着等级制度、种族主义、白人至上、大男子主义等观念,而黑人警察在入职后经常被这种“文化”同化。他们甚至会为了升职而迎合部门的主流“价值观”,完成从“黑”变“蓝”的转变。

此外,美国恶劣而危险的街头执法环境,势如战区的黑人社区,以打击犯罪而非保护公民为主要任务的警察使命,各自为政缺乏监督的警察体系,可能都是美国警察针对黑人滥用暴力的重要原因。

本文转自北京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