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良在“只有文艺家──致敬澳门文艺家”肖像画展及人物故事专集发行仪式上发表致辞
政务
政务 > 地方 > 正文

吴志良在“只有文艺家──致敬澳门文艺家”肖像画展及人物故事专集发行仪式上发表致辞

吴志良在“只有文艺家──致敬澳门文艺家”肖像画展及人物故事专集发行仪式上发表致辞

澳门的艺术自198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在过去四十多年间,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文艺家,他们既有在这里土生土长,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纵使出身不同,但对澳门这片土地怀着同样的热忱和同样的热爱,凭借他们独特的艺术触觉和想象禀赋,用大半生的时光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澳门独特的文化图景,雕琢出澳门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从澳门历史城区的大街小巷,到澳门艺术博物馆的专题展厅,再到各类艺术展览、文学雅集和表演场合精湛的艺术表达和独到的艺术批判,尽现澳门资深文艺家数十年的心血与智慧。正是他们始终的沉默和坚定的执着,让澳门这座莲花宝地在中华乃至世界文化版图上绽放出如此绚丽的溢彩。

澳门的文艺家是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者。他们善于挖掘城市的历史底蕴,把一般人看来是平平无奇的人、物、事、景,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用情让它们通过艺术而重获新生。更重要的是,这些艺术实践既有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有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创造,更通过行动活化公共文艺生活,不但使澳门的城市景观成为一部立体的历史教科书,也通过这些景观,使澳门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活力泉源。

澳门的文艺家是市民文化素养的培育者。他们长期以来应机构之邀奔走演讲、传授技艺,街头采风、写生活动,现已成为澳门节假日的一度亮丽的风景线,让艺术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也由此培养出无数本地青少年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近年,澳门的文艺家坚持创新为上,注意开拓美育的崭新路径,善用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艺术创作和文化表达结合,使艺术教育突破时空限制,也为艺术创作本身激发更多可能。

澳门的文艺家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搭建者。他们积极推动与葡语国家、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是促进澳门跨文化对话的先锋。随着澳门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日渐突出,“朋友圈”也越来越大,“东亚文化之都”的美誉更使澳门成为促进东北亚人文交往的跳板,并由此引伸至共建“一带一路”的沿线文化圈,提升澳门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

澳门的文艺家是国家文艺发展的积极贡献者。他们在全球舞台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用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艺术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澳门故事。通过参与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展示澳门艺术特色,彰显家国情怀。更重要的是,为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力地注入了来自澳门特区的力量。

今天的澳门,既是岭南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既是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窗口,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者。澳门基金会始终以守护文化根脉为己任,推出“澳门艺术家推广计划”、“市民专场演出”、发行“澳门文学丛书”,举办文学竞赛等,在在秉持的,就是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守。今天我们聚首一堂,举行“只有文艺家──致敬澳门文艺家”肖像画展和人物故事专集的发行仪式,不但向收录的133位资深文艺家致敬,更是向整个澳门文化艺术界致敬。正是澳门文化艺术界诸君的无私奉献和卓越才华,澳门的艺术之魂才能时时刻刻得到守护,也让澳门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灯塔。

我谨代表澳门基金会,向所有为澳门文化艺术事业作出贡献的文艺家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你们的努力与付出,将永远铭刻在澳门的文化史册上。愿你们的艺术之光,继续照亮澳门的未来,让这片土地的文化艺术事业,更加繁荣昌盛。只要我们用心栽种,假以时日,澳门这座文化绿洲,必能栽培出令人向往的参天大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