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的刻度:重审中西文明互鉴的失衡与重构
政务
政务 > 地方 > 正文

潮汐的刻度:重审中西文明互鉴的失衡与重构

吴志良

无论你理解不理解,历史的长河总在不对称的河道中奔涌,中西文明互鉴也如是。当利玛窦在明末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中国士大夫惊叹于世界之广,却未曾预见这张地图将如何改写文明对话的规则。自19世纪始,西学如潮水般涌入东方,而中学西传却似细沙淤积于他者的河床。这种失衡非偶然,而是权力、技术与文化叙事交织的必然。

从朝贡体系到殖民秩序,实为历史权力的倾斜。

“厚往薄来”朝贡体系下的“天下观”,曾以华夏为中心编织出一张文化辐射网。但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轰鸣,彻底颠覆了旧秩序。1840年的炮火不仅轰开中国口岸,更撕裂了传统文明的自信。严复翻译《天演论》时,刻意选用文言文的雅正,却难掩“物竞天择”背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逻辑——弱者须向强者求生存法则。这种单向学习模式,使“师夷长技”逐渐异化为对西方现代性的全盘承认,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折衷在甲午战败后显得苍白无力,令几代人深感迷惘。

殖民者不仅带来商品与枪炮,更植入了一套知识等级制。西方传教士在创办新式学堂时,将几何学与《圣经》并置教授;东京审判采用英美法程序,却无人追问《唐律疏议》中的东方法理。当文明对话沦为“先进”对“落后”的启蒙,中学西传便失去了平等对话的基石。传播话语权的丢失,无可避免。

从活字印刷到数字霸权,体现的是媒介与技术的不对称。

古登堡印刷术催生了西方的知识平民化,而中国直至19世纪仍依赖雕版与官刻系统。这种技术代差直接影响了思想传播效率:达尔文《物种起源》问世十年即引发全球论战,而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直到20世纪才被系统译介。更深的裂痕在语言层面蔓延——英语借殖民网络成为世界语,而汉语的方框字始终被视作需要破解的密码。理雅各译《论语》时,用“benevolence”对译“仁”,将儒家核心概念锚定在基督教伦理框架中,这种转译损耗至今仍在西方汉学界投下阴影。

数字时代看似打破了物理边界,实则强化了世界既有权力结构。互联网协议(TCP/IP)诞生于美国国防项目,社交媒体算法内置了西方价值观偏好。当TikTok试图重构传播秩序时,即刻遭遇“数据安全”的审查——技术标准从来不只是工具,更是文化主权的延伸,甚至是文化霸权的张扬,强化了文明对话的不平等性。 也正因为这样,Deepseek的出现才会引致世界不寻常的关注 和反应。

被重构的现代性谱系,映射出意识形态的叙事竞争。

西方将现代化进程包装成普世神话,把科学、民主与基督教伦理捆绑销售。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将中国落后归因于“理性化不足”,却忽视科举制对知识流动的千年推动。这种叙事策略,成功将非西方文明贬为现代性的注脚:日本脱亚入欧、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无论成败,都在印证同一条“进步”路径。

冷战铁幕加深了这种认知鸿沟。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但在西方媒体笔下,这成了共产主义扩张的修辞掩护。当福山宣称“历史终结”时,中国正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解构着单一现代性神话,可惜这种突破长期被困在“中国例外论”的学术茧房,直至今日还为西方“百思而不得其解”,甚至成为修筑“小院高墙”的理由。

在解构与重建之间,重构对话还有可能?

文明的真正互鉴,需从知识考古开始。敦煌遗书中的景教文献证明,盛唐长安早有过三夷教并立的宗教对话;莱布尼茨从《易经》悟出二进制,却未阻碍他创建微积分。这些被遗忘的互鉴时刻,恰是打破“西方中心论”的钥匙。

当代技术提供了新路径:人工智能翻译正在攻克文言文机器处理的难题,区块链技术或可构建去中心化的文化认证体系。更关键的是学术话语的重构——当清华简研究颠覆《尚书》传统认知,当夏威夷大学尝试用“儒家角色伦理”替代康德伦理学范式,一种真正的平等对话才可能萌发。 这样的时刻,即使还没有到来,也越来越近了。

大家都期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我们则更心平气和,盼望超越涨落的潮汐,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交流。

马可·波罗笔下的“契丹神话”与伏尔泰推崇的“东方哲人”,不过是西方构建自我的镜像。今日中国面临的挑战,不是如何让《论语》比肩《理想国》,而是能否在量子计算机与射电望远镜的时代,重新定义文明对话的语法。正如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当泰晤士河学会欣赏长江的泥沙俱下,当塞纳河畔愿意倾听黄河的九曲回肠,人类才可能书写超越“东渐”与“西传”的新文明史,谱写世界新的知识图谱,描绘人类新的文明图景。

全面关税战打响之际,面对极限施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风高浪急处,唯破壁者能开路,唯织网者可渡人。我们在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孙中山首见“大海之浩瀚”的濠江之畔,在妈阁庙的晨曦和大三巴的余晖中,信心满满,翘首以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