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思政教育一体化视阈下的跨学科作业变革与实践”交流活动在杭州市临平区信达外国语学校水景校区圆满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探索思政教育与跨学科作业的深度融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活动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讨如何通过跨学科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齐聚一堂,分享经验、碰撞思想。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韩平发表致辞。
本次活动分为主旨交流、经验分享、AI赋能专场及圆桌论坛四大板块。
在主旨交流环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以“小学思政教育整体性开展支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为主题,分享了清华附小的跨学科作业实践探索。
在经验交流环节,来自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局长叶敏、杭州市临平区信达外国语学校总校长郑晓娟、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杨颖、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邵开泽、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校长亓大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喻伯军等嘉宾分别从区域文化资源、共生理念等角度,充分展现各地在跨学科作业改革与思政融合等方面的创新案例与实践探索。
在AI赋能专场环节,聚焦科技与教育的融合,BrainCo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张胜男探讨了“脑机接口赋能教育”的前景,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教师张平则通过数学课《图形的旋转》展示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圆桌论坛环节,由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成尚荣主持,与会专家围绕“AI赋能下的作业走向”展开深度讨论,为未来教育变革提供了多元视角。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教授对活动总结点评中强调:“跨学科作业是落实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载体,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融合科技与人文,实现育人方式的根本变革。”
本次活动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台,还通过实地参观、课堂展示等形式,展现了跨学科作业改革的丰硕成果。与会者一致认为,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路径。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此次交流活动为全国基础教育作业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探索注入了新动力。未来,教育工作者将继续携手,共同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信息来源: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