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浙江诗词大会”(2025)秀洲(王店)专场诗词竞答大赛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梅里小学举办。经过层层遴选,共有20位选手齐聚现场,共享诗词盛会。经过个人积分赛、抢答排位赛、三强争霸赛等形式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了本场比赛的冠亚季军。
三百年前,“浙西词宗”朱彝尊在梅里古镇留下“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千古佳句,一部《鸳鸯湖棹歌》更是将秀洲的渔舟唱晚、稻香阡陌定格成永恒的诗行。千年古镇王店镇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更是不断深挖朱彝尊文化,将其打造成当地一张重要历史文化“金名片”。
“浙江诗词大会”(2025)秀洲(王店)专场诗词竞答大赛由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指导,中共秀洲区委宣传部、秀洲区文化和旅游局、秀洲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秀洲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诗词大会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共王店镇委员会、王店镇人民政府承办。秀洲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其方,秀洲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干根华,王店镇党委书记竺杰,秀洲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迪宇,秀洲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张建中,王店镇党委委员朱琴燕,浙江诗词大会组委会秘书长、浙江诗路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游海洪参加活动。
现场,梅里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棹歌梦江南》的精彩表演,学生们与朱彝尊展开跨时空对话,让传统诗词的独特魅力深入人心。
大赛采用诗词竞答大赛的形式开展,经过活动报名、资格审查、选手遴选,最终20名选手脱颖而出,汇聚在同一舞台上,进行终极比拼。本场比赛设置诸多与朱彝尊及其《鸳鸯湖棹歌》有关的题目,充分展示“一代词宗”故里风采。随着比赛的推进,现场气氛愈发紧张热烈。抢答题环节,选手们全神贯注,不断按下抢答器,即使因回答错误被扣分,也能迅速调整状态继续抢答,努力拉回比分,选手之间你追我赶,比分不断变化,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
活动由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执行会长周进,嘉兴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嘉兴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于能担任评委。评委周进在点评中指出,抢答不仅需要速度,更要讲究技巧,他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并围绕《鸳鸯湖棹歌》展开解析,生动地介绍了朱彝尊的地位以及诗中描绘的嘉兴王店风土人情。评委于能也表示,选手参赛水平颇高,组委会针对本地特色的命题设计巧妙,极大考验了选手对诗词和王店诗人的熟悉程度,值得称赞。
来自广州的选手雷海为为了瞻仰朱彝尊,特地在比赛前参观了曝书亭。雷海为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观摩诗词比赛燃起对学习诗词的热情。“王店是朱彝尊故里,朱彝尊是浙西词派的领袖,这片土地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来自深圳的选手张俊慧为自己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多高手同台竞技而高兴。在20名优秀选手中,梅里小学五年级学生顾梓天算是“主场作战”。他说:“以前看过雷海为老师的比赛节目,他让我知道坚持的重要性,我会像雷老师一样一直坚持对诗词的热爱。”
据悉,“浙江诗词大会”自2020年启动至今,每年一届,已举办五届,已成为全国诗词类大赛中,内容形式最丰富、社会参与面最广泛的赛事活动。活动入选浙江省“宋韵文化节”主体活动、浙江省中小学进校园竞赛项目、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书香中国展”全民阅读活动项目。活动通过诗词彰显浙江人文底蕴、赓续历史文脉、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持续打响“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