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教育部“美育浸润行动”要求,立足高职教育使命,瞄准文创类专业人才培养关键点,从“立美、创美、品美”三个维度出发,精心架构并反复实践检验,成功打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文创类专业美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果,也为高职教育美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以德立美,德育为先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文创产业链对从业者审美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双重需求,创新提出“专美融合、美技共生”的育人理念,将美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全链条。通过将审美意识与审美素养融入项目管理、创意设计、视觉传达、品牌塑造、矩阵运营等文创岗位的核心能力培养中,推动学生“审美软实力”与“技术硬实力”同步提升,真正实现了美育与专业能力培养从“简单叠加”到“深度浸润”的质变。
以课创美,固本拓新
学校精心构建了“三课融通、场域拓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创美能力的培养筑牢根基。在通识教育层面,通过开设《公共艺术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程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奠定美的基础认知。在专业教育中,建设职业教育文创类专业教学资源库,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美育元素,让每门课程都融入美育价值,达到“门门课程融美,堂堂美课育人”的良好效果。此外,学院联合企业打造“三区一廊”共享实践基地,开发“技美交融”的跨专业实训项目。
以评品美,四维驱动
学校突破传统评价模式,构建“价值导向度、能力达成度、产教契合度、发展持续度”四维评价体系,形成“标准共建—过程共评—数据共析—质量共管—生态共创”的五步闭环机制。着眼职业生命周期的审美能力迭代,聚焦美育思政融合与文化传承效能,贯通“课程学习 — 实践创作 — 职业发展”全周期,构建产业需求导向的实战化评价范式,形成校社政企多元协同的文创类专业美育评价系统,使审美能力成为支撑文创类专业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成果丰硕,美育赋能
经过多年实践,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美育改革成果丰硕,形成“本土实践—全国推广—国际对话”的立体化辐射生态。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在文创类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奖项125项;涌现出全国“最美职校生”、“浙江工匠”、浙江省先进个人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2000名学生服务G20杭州峰会、杭州亚运会、全球数贸会等国际性活动,积极传播中国美学价值。毕业生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为浙江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做出贡献。
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被省内外22所中高职和本科院校借鉴应用。受邀在亚洲文明礼仪论坛、西湖职业教育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分会等高规格平台上分享4次,累计向 90余所高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300余人输出改革成果。美育讲座线上触达超20万人次,创新美育普及模式。累计开展美育志愿服务项目120余项,覆盖政企校协多元领域,获赠致谢函15封。获评全国职业院校“美育+专业”优秀案例。通过文创设计类横向课题20余项,助力企业产品附加值提升,推动“审美力”转化为企业发展实际效益。以卓越的职业技能和审美素养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美育服务新通道。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立美、创美、品美”为内核的美育新范式,不仅重塑了高职文创类人才的培养路径,更彰显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传承文化根脉的使命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美育改革,培育更多兼具“审美软实力”与“技术硬实力”的新时代文创工匠,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篇章。(信息来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