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孤儿!”——台湾的碧血丹心与港澳的烽火岁月
政务
政务 > 地方 > 正文

“我不是孤儿!”——台湾的碧血丹心与港澳的烽火岁月

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中,港澳台命运一体。澳门为葡萄牙人据居之后,荷兰人企图攻占澳门,在中国建立贸易基地,败退之后去了澎湖列岛,开始了台湾的殖民史。此后,英国人也觊觎澳门,未果,转往浙江舟山,鸦片战争之后占领了香港。

抗日战争爆发后,台港澳三地都奋起抗争。从三地分别因国弱为外族占领到奋起共同抗日,都显示出强烈浓厚的民族气慨和对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充分展示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壮阔史诗中,台湾同胞用鲜血谱写了特殊而悲壮的篇章。自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这片土地虽被殖民者铁蹄践踏五十年,但台湾民众的民族气节从未屈服。当全面抗战烽火燃起,他们跨越海峡,与大陆同胞并肩作战,以生命印证台湾与祖国命运与共的不朽誓言。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反抗运动从未停息。1930年震惊世界的“雾社起义”中,赛德克族首领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压迫,血战五十余日,最终在日军毒气弹与炮火中壮烈牺牲。这场“生而为人,自由尊严高于生命”的抗争,成为中华民族反殖民精神的象征。

知识分子以笔为剑,林献堂等人在1920年代发起“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要求自治权利,传播民族意识。诗人赖和写下“勇士当为义斗死”的诗句,将文化抵抗深植人心。这些抗争虽遭残酷镇压,却为抗战全面爆发后的大规模行动埋下火种——据日本总督府统计,仅1937至1945年间,台湾因“反日思想”被捕者逾万人,足见民心向背。

抗战爆发后,超过5万台胞奔赴大陆投身救国斗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友邦将军组建的“台湾义勇队”。1939年于浙江金华成立后,这支队伍迅速发展至千余人,成员包括医生、技术员、青年学生。他们深入前线,承担医疗救护、敌后情报、宣传动员等重任,更在福建龙岩设立“台湾少年团”,培养抗战新生力量。

台籍医生在战场上创造生命奇迹,义勇队附属医院救治数万军民,自制奎宁药缓解疟疾疫情。技术兵则利用日语优势破译日军密电,为台儿庄等战役提供关键情报。李友邦提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双重使命,彰显台胞将个人命运与民族解放紧密相连的自觉。1945年重庆《新华日报》载文盛赞:“台湾同胞五十年来的抗日斗争,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诗。”

即便在日军高压统治下,岛内抵抗暗流依然汹涌。台湾共产党秘密领导工农运动,1939年高雄码头工人集体破坏日军物资运输,基隆矿工以怠工拖延煤炭供应。农民则故意减产粮食,迫使日军从东南亚调粮补给前线。

文化抵抗更为深远。诗人吴浊流创作《亚细亚孤儿》,借主人公胡太明之口呐喊:“我不是孤儿!我的祖国在海峡对岸!”小说手稿在严查中秘密传阅,成为唤醒民族意识的火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强征20余万台胞充当军夫或后勤,许多被派往东南亚战场的台籍士兵暗中协助盟军战俘,或向当地游击队传递情报。菲律宾战役中,曾有台籍翻译冒险释放美军战俘,自己最终被日军处决。

台湾同胞的抗战不仅为民族大义,更为使宝岛重归祖国版图。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台湾、澎湖必须归还”,这份奠定战后秩序的重要文件,凝聚着包括台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于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接受日军投降。当陈仪宣布“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全场台胞热泪盈眶。亲历者回忆:“人们焚烧写有日本名的户口簿,街头遍挂‘光复’灯笼,爆竹声三日不绝。”这一场景印证了台胞坚守五十年的家国信念——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一体,抗战胜利终使游子归家。

在台湾光复八十周年的今天,岛内“台独”势力妄图割裂历史,却无法抹杀先辈用生命铸就的真相:雾社起义的猎枪、义勇队的战旗、少年团的歌声,无不诉说着台湾儿女对祖国的忠诚。他们的抗战史诗证明,台湾同胞的民族血脉从未断绝,永远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從1895年的血書明志,到1945年的山河重光,正如一直致力于两岸民心相通的全国政协常委张宗真所言,台灣軍民以孤島抗日的壯舉,詮釋了“寸土不讓、雖死猶生”的民族氣節。這段悲壯史詩,既是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縮影,更是兩岸同胞以血肉之軀共禦外侮的悲壯詩篇。

从港澳到台湾,被殖民的历史淬炼出中华儿女更炽热的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这份跨越海峡的碧血丹心,依然是两岸同胞共创未来的精神火炬——它照亮来路,更指引归途。

从荷兰人退离澳门转据台湾的1624年,到英国人弃澳门取香港的1842年,历史证明,列强的炮舰可以割裂地理,却斩不断文明的根脉。

当李友邦在浙东高举义勇队火炬,当张婉华驾舢板穿越港岛炮火,当林耀在澳门琴键刻下复国誓,三地儿女用三百年抗争写下同一部启示录:妈祖的令旗终将拂去殖民尘埃,珠江的春潮必会融汇基隆的海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图上,港澳台不是孤岛,而是巨轮破浪时,舷边最璀璨的浪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