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高会10月启幕:新质生产力绘就农业未来新图景
政务
政务 > 地方 > 正文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高会10月启幕:新质生产力绘就农业未来新图景

9 月 25 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 “农高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冯忠武介绍,本届农高会以 “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 为主题,将于 10 月 25 日至 29 日在陕西杨凌示范区举办,通过 “线下线上融合、馆内馆外结合、国内国外联动” 的立体化布局,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生态。

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副会长杨培生,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仲山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副秘书长、展览局党组书记李新龙主持发布会。

自动播放

锚定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贯穿全链条

作为杨凌打造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的核心载体,本届农高会将主题主线贯穿展览、论坛、发布全流程。开幕式将邀请知名战略科学家深度解读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45 个专题展览聚焦种子、节水、耕地保护等关键领域 —— 在 14 万平米室内展区中,农业新质生产力展将集中呈现陕西海斯夫生物的AI辅助研发香兰素技术、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的数字农场系统等 “高精尖” 成果。

田间展更构建起“1+5+11+N”立体化格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农耕文化展、良科种业基地的 “吨粮田” 技术、耕地保护创新中心的盐碱地修复方案等 11 个集中展示点,以 “技术可带走、模式可推广” 的场景化呈现,让科技赋能看得见、摸得着。成果发布环节将推出 100 项重大科技成果、1000 项优秀成果及 50 项高价值专利,《2025 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和《2025中国农业产业投资报告》同步亮相,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指引。

市场化转型:从 “办展会” 到 “兴产业”

深化市场化改革成为本届农高会的显著突破。新组建的杨凌会展集团作为承办主体,已联合涉农协会、创投机构等建立多元化合作机制,并定向邀请农产品采购商、直播电商等专业观众,通过 AI 数字化服务矩阵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与辉同行” 团队将进驻展会,通过直播镜头带观众探访前沿科技与特色农产品,助力产业推广与文化传播。

招商引资板块亮点纷呈:全国农业龙头企业对接会、“千商万户” 采购对接等 7 项活动将推动 “展商变投资商”;国际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与中国好苹果大赛总决赛同期举办,陕果产业科研创新基地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将现场亮相。截至目前,全国 30个省(区、市)及41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确认参展,首次实现全国各省市县政府、省农科院、农业大学、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全覆盖

会展新业态:365 天永不落幕的农业平台

“常年办展 + 办常年展” 的创新模式,正让农高会品牌效应持续放大。继春季农资苗木双交会、夏季西部农机展成功举办后,本届农高会将新增中国供销产品、中国好苹果等3个常年展,田间展更以 “周内实训 + 周末文旅” 模式,联动鸫林宠物基地、揉谷镇田西村等点位,打造农商文旅融合新场景。

数字化与国际化布局同步升级:云上展运用 AI、VR 技术搭建全景展厅与线上交易平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海外展依托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推动杨凌种子、农机装备 “走出去”。同期举办的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将进一步深化41个参展国家的经贸合作,彰显“国际农业交流合作高能级开放平台”价值。

从1994年创办至今,杨凌农高会已成为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 “农业奥林匹克盛会”,累计吸引3万余家企业、3500万客商参与。本届农高会将以“4541”思路为抓手,通过四个聚焦、五化提升、四个平台建设,让农业科技真正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